一、学院概况 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源于1959年的宜春农学院。历经上世纪60年代的宜春专区农业干部学校阶段,1985年升格为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宜春农业专科学校。2000年,随着宜春学院由宜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及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组建,原宜春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的核心部分——农学系、畜牧水产系与园艺系整合成为宜春学院农学院,并于2006年更名为现名。 深厚底蕴,农脉相传:自1985年农专招生伊始,学院承载的“农业”基因一脉相承,发展从未间断,积淀下深厚的农业情怀与学科根基。 立足当下,实力彰显:专业布局:学院设有农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园艺、园林、土地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共7个本科专业。 科研平台:拥有省级科研平台——江西省高等学校硒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实践支撑:
师资团队:学院115名教职工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4人,硕士学位教师33人,高学历师资占比超60%。已经形成一支以高职称、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层次师资队伍,梯队结构合理,整体素质优良,为高质量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核心保障。 继往开来,责任担当:六十余载耕耘不辍,学院扎根赣西,坚守立德树人、大爱育人的根本任务。我们紧密对接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致力于成为:
学院联系方式 (1)学院官方网址:https://sm.jxycu.edu.cn/ 学院官网二维码(长按识别) (2)微信公众号: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公众号二维码(长按关注) (3)联系电话 综合办公室:0795-3202591 教学与科研工作办公室:0795-3202591 学生事务办公室:0795-3200278 二、专业介绍 1.动物科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畜牧行业发展,掌握畜牧业生产管理先进知识与技能,具备自主学习、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意识、心理健康意识及职业规划意识,拥有学习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时间管理与自我管理能力、适应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能在各级政府部门、进出境和国内各级动植物检疫机构、卫生监督检验机构、高校、研究院所、企业集团等单位,从事行政执法、教学科研、新产品研制、商品监督检验、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监督及产品质量检测、科技推广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核心课程:必修课有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动物繁殖学、猪生产学、牛生产学、禽生产学等;动物营养学实验、饲料学实验、动物遗传学实验、动物育种学实验、动物繁殖学实验、猪生产学实验、牛生产学实验、禽生产学实验等聚焦实操。选修课如动物生物学、畜牧微生物学、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家畜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畜牧业经济管理、饲料安全与营养价值评定、畜牧综合实验拓展知识。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实践。 毕业生去向:动物科学专业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83%以上,平均每年有50%以上毕业生进入国内知名大学攻读研究生。 新高考选考科目:物理、化学(两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专业咨询电话:0795-3202591,15279872814(武老师) 2020-2024届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发展去向
图 1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重点就业单位 2.动物医学 培养目标:动物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我国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保障动物健康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在“一个地球、一个健康”的理念下,运用专业知识,对食品动物、伴侣动物等进行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诊断与治疗,对动物疫病进行检疫和防控,其根本目标是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动物健康和动物福利,提高动物源性食品质量,维护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安全,保护人类健康。宜春学院动物医学专业于2001年设立,建有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和基础兽医学三大支撑学科以及相关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建有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专业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实行人才分类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事动物健康与卫生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药理学、兽医病理解剖学、兽医病理生理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外科手术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病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等。 毕业生去向: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在兽医业务部门、畜牧生产单位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研发与推广、兽医临床、动物防疫检疫监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毕业生考研率、考公率、就业创业率高。涌现出考研录取率100%的传奇寝室,2025届105名毕业生共35人考取研究生。很多毕业生已经成长为畜牧兽医战线或其他领域的优秀人才,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事业单位都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同时还有不少毕业生创办了公司。广大校友在各自的领域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新高考选考科目:物理、化学(两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专业咨询电话:0795-3202591,18279011173(刘老师) 动物医学专业历届毕业生升学情况 动物医学专业考研交流会 动物医学专业考研录取率100%传奇寝室 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重点就业单位 3.环境科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行业发展,掌握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及环境人文社科等核心知识,具备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环境问题解决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能在政府部门、环保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环境管理、污染防控、环境评价、技术研发及环保咨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将成长为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能够应对气候变化、碳中和、绿色产业升级等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生态环境治理与高质量发展。 核心课程:必修课有环境科学概论、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化学等;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聚焦实操。选修课如环境生态学、碳中和技术、绿色化学等拓展知识。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实践。 毕业生去向:本专业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81%以上。每年有10多名毕业生进入国内知名大学攻读研究生,有近10名毕业生考入公务员系统,还有少数毕业生选择国际著名院校进行深造。 新高考选考科目:物理、化学(两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专业咨询电话:0795-3202591,13576194106(刘老师) 2024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发展去向 近3届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升学情况 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重点就业单位 4.农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着重培养具有现代农业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及观光农业、智慧农业等现代农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先进农业科学知识,在涉农单位和企业从事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和经营管理工作,或在农业相关领域创业发展,或在科研、教学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和复合创新型人才。 核心课程:必修课有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种子学、植物病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肥料学、耕作学、农业昆虫学等理论课:作物生产综合实践、生物育种实验、植物保护实验等实操课。选修课如现代农业技术(智慧农业),互联网+农业,区域特色农业。课程理实结合,注重实践。 毕业生去向:本专业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1%以上。每年有近30名毕业生进入国内知名大学攻读研究生。 新高考选考科目:物理、化学(两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专业咨询电话:0795-3202591,13607958045(陈老师) 2024届农学专业毕业生发展去向 近3届农学专业毕业生升学情况 农学专业毕业生重点就业单位 5.土地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在生态文明新时代下,围绕着耕地资源安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乡村振兴、国土空间优化配置等国家战略目标特设专业,以培养自然资源管理迫切需求的土地科学与技术人才为目标,培养具备地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及工程技术,具备从国家到区域的土地资源利用及管理科学理论、土地信息及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的复合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核心课程: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管理学、GIS原理与应用、国土空间规划、土地资源监测技术、土地信息建模与智能分析、水土资源利用与管理、土地整治工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实践。 毕业生去向:主要在各级自然资源管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相关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国土调查评价、国土规划整治设计、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土地资源监测与智慧国土、土地信息咨询、房地产评估公司、开发企业和有关科研教学机构等工作,进一步考研攻读土地规划管理、土地信息技术、资源环境等相关领域研究生。 新高考选考科目:物理、化学(两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专业咨询电话:0795-3202591,13970588048(杜老师) 6.园林 培养目标:本专业紧扣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绿色发展需求,构建“生态优先+智慧赋能”培养体系,致力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时代园林专业人才。通过系统掌握园林植物资源开发、生态系统营建技术、数字景观设计方法等核心专业知识,强化景观遗产保护修复、智慧园林技术集成、国家公园规划管理等前沿能力培养,毕业生可在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国家公园管理局、城乡规划院所及行业龙头企业,从事生态廊道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智慧绿地系统研发等工作,助力国土空间生态网络构建与人居环境品质提升。 核心课程:必修课有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艺术原理等;园林工程、园林设计、园林建筑等聚焦实操。选修课如城市景观设计、花卉应用等拓展知识。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实践。 毕业生去向:本专业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81%以上。学院每年有近20名毕业生进入国内知名大学攻读研究生。 新高考选考科目:生物(一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专业咨询电话:0795-3202591,13870581285(廖老师) 7.园艺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构建“种业创新+智慧生产+全链运营”三维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服务乡村振兴与区域特色产业升级的复合型园艺人才。通过系统掌握园艺种质资源开发、设施精准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核心技术,强化智慧园艺系统集成、采后品质调控、园艺康养产品研发等新兴能力,毕业生可在现代种业园区、数字农业基地、乡村产业融合示范单位等载体,从事新品种选育、AI种植决策系统开发、都市园艺场景营造等前沿工作,推动园艺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转型。 核心课程:必修课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昆虫学、园艺植物病理学等;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花卉栽培学等聚焦实操。选修课如插花艺术、盆景学等拓展知识。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实践。 毕业生去向:园艺专业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85%以上。每年有近25名毕业生进入国内知名大学攻读研究生。 新高考选考科目:物理、化学(两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专业咨询电话:0795-3202591,13767524875(却老师) 园艺专业2022-2024届毕业生发展去向 近3届园艺专业毕业生升学情况图 园艺专业毕业生重点就业单位 三、学生风采1. 科研导师制深耕育人沃土
2. “三级联动”锻造实践尖兵
3. 学科竞赛赋能全人发展
4. 文体活动涵育阳光人格
我院获2023年校“新生杯”篮球赛冠亚军 我院获校“新生杯”足球联赛亚军 我院夺得校第十六届“五四杯”足球锦标赛冠军 我院夺得“新生杯”拔河比赛男女双冠 我院动物科技协会开展保护动物宣传活动 我院环保协会社区卫生志愿服务活动 我院乡村振兴服务实践团开展“三下乡”活动 我院国土红旅班“阳光守护者”志愿服务队支教活动 四、就业前景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整体态势持续向好。近年来,应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保持在90%左右高位运行,毕业生发展路径多元,升学深造与高质量就业稳步推进。
图文来源: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提供 编辑:黄钰珊 初审:刘 颖 复审:黄义强 终审:黎 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