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学院基本情况 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其历史可追溯至1978年创立的宜春师专外语系,2002年正式组建学院。学院现设有英语、翻译、商务英语、法语四个本科专业,同时承担全校本硕层次的公共外语教学任务。此外,学院还设有翻译研究中心、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为学术研究与成果转化提供有力平台。 ![]() 师资力量 ![]() 师资力量上,学院现有81名教职员工,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7人,博士及在读博士9人,拥有硕士生导师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宜春市第五批优秀青年科技后备人才1人,构建起一支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 ![]() 教学成果突出,“综合英语”“高级英语”等五门课程获评省级优质、精品资源共享、在线开放等课程。英语专业于2008年成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2013年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在江西省首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英语专业位居第5,法语专业位列第2。“英语语言文学”是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翻译学”分别在校“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期间被列为重点、一流学科。科研方面,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规划课题2项、教育部课题6项、省级课题14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80部、教材9部,2部教材获江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 ![]() 教学设施 ![]() 教学设施先进,配备4间语音室、1间同声传译室、3间语音情景实训室、1间跨境电商实训室、外语广播电台及多种实训软件平台。院资料室藏书超22000册,订阅近100种学术期刊,含15种外国原版期刊。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台湾辅仁大学、马来西亚沙巴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师生搭建广阔国际交流平台。 ![]() 同声传译室图书资料室 ![]() 学院联系方式 (1)学院官方网址:https://wy.jxycu.edu.cn/ (2)微信公众号: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 ![]() 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 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最新动态和资讯发布平台。 公众号 (3)联系电话 综合办公室:0795-3202035 教学与科研工作办公室:0795-3202035 学生事务办公室:0795-3201102 02 专业介绍 英语(师范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赣西、服务江西、辐射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教育事业、扎根基础教育,专业基本功扎实、教学能力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与育人能力,具有持续发展潜能的应用型英语人才,成为在中学从事教学、教研、管理等工作的英语骨干教师。 核心课程: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语言学导论、英国文学导论、跨文化交际导论、中国文化概要、西方文明史、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与辩论、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笔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含微格教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毕业生去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89%以上,在教育、管理与翻译等行业岗位从事相关工作,考研录取率达15%以上。 新高考选考科目:不不提科目要求,高考应试须为英语 ![]() ![]() 翻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中西文化素养深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翻译人才;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英汉双语能力、口笔译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在商务、旅游、文化、教育、科研等相关部门从事中英文翻译、教学、研究以及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语言服务人才。 核心课程:综合英语、英语语法、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英语口语、英语写作、高级英语、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高级汉语写作、中国文化概论、英语国家概况、翻译概论、语言学导论、跨文化交际导论、学术论文写作、英汉笔译、汉英笔译、基础口译、商务英语翻译、旅游英语翻译、应用翻译、高级口译。 毕业生去向:平均就业率在87%以上,在外贸、翻译、教育、管理等行业岗位从事相关工作,考研录取率达20%以上。 新高考选考科目:不提科目要求,高考应试须为英语 ![]() ![]() 法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适应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法语专业人才。毕业生具有较为系统的法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高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创新创业能力较强,能在经贸、文化、教育、外事、科研等部门熟练地运用法语从事翻译、商务、教学、研究、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 核心课程:基础法语、中级法语、高级法语、法语阅读、法语写作、法语听力、法语口语、法语视听说、法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口译、法语国家概况、法国文学、经法语、法国报刊阅读。 毕业生去向:平均就业率在87%以上,在外贸、翻译、教育、管理等行业岗位从事相关工作,考研录取率达25%以上。 新高考选考科目:不提科目要求,高考应试须为英语 ![]() 03 学生风采 学院始终以学生成长需求为核心,打造丰富多元的“外语+”第二课堂。“十佳歌手”、心理情景剧、英文配音、英语教学技能大赛等20余项品牌活动,持续提供展示专业与艺术的舞台;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融合专业实战,精准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健康健身活动融入外语创意,特色鲜明,女子篮球队勇夺校联赛总冠军,尽显团结拼搏风貌。 ![]() 外国语学院组织商务一条街·春日集市模拟商务会展活动 构建“专业实践+社会服务”深度融合育人模式。依托暑期“三下乡”等多种平台,组织千余人次学生投身实践,如“正青春·楠木行”志愿队深入乡村普法、助农、支教,事迹获国家级媒体报道。学生深度参与地方政务文旅项目翻译(如市委宣传部外媒出访、招商项目、国际赛事),并为禅博园、博物馆、明月山等公共场所标识提供专业纠错服务,有力支持地方发展。43名学生赴境外高校交流实习实践;学生及团队屡获省级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先进集体、省级提案二等奖等荣誉。 学生竞赛成果斐然。在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外研社杯”英语演讲阅读写作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权威赛事中,累计斩获国家级奖45项、省级奖66项、集体奖31项,个人获奖达1394人次,充分彰显卓越培养质量。 ![]() 外国语学院学生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参与学科竞赛 ![]() 外国语学院组织英文电影配音大赛 ![]() ![]() 我院学子赴美带薪实习我院学子赴马来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交换 ![]() ![]() ![]() ![]() ![]() ![]() ![]() ![]() 我院学子在各项省级及以上比赛中获得佳绩 学院始终致力于搭建多元实践平台,引领学子以躬身之行触摸时代脉搏。返家乡”服务如火如荼,学子们服务地方经济时大显身手;“三下乡”志愿服务中挺膺担当,同学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外国语学院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 04 就业前景 学院始终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与升学深造置于同等重要位置,持续优化服务体系,近年就业落实率稳步攀升,成效显著。学院通过构建“全过程、个性化”就业指导机制,为每位学生建立职业发展档案,提供简历优化、面试特训、精准测评等精细化服务,赋能职业发展。同时,学院与译国译民集团、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文旅局、中语智汇(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知名单位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就业基地,开展人才共育项目,不断拓展教育、外贸、文旅、跨境电商等领域的优质岗位资源,助力毕业生在教学、翻译、管理、运营等核心岗位上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实现高起点就业。 ![]() 英语专业龚子友以初试、复试、综合成绩三项第一,成功录取北京外国语大学 在升学深造方面,学院以“导师制”为核心,打造全链条支持体系,提供课程强化、经验交流与心理支持等系列指导。通过邀请优秀校友分享、整合海内外高校资讯、组织模拟面试等多种形式,为学生科学规划深造路径奠定坚实基础。近五年,学院共有140余名学生成功考取研究生,升学率稳步提升。众多学子入读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顶尖外语类学府,亦有学子远赴法国、英国等海外高校深造。同时,部分学生成功跨专业进入国际商务、教育学、新闻传播等方向攻读硕士,展现出强劲的学术潜力与跨界能力。其中,2024届英语专业龚子友同学以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初试、复试、综合成绩三项第一的佳绩,成为卓越考研典范。 ![]() 外国语学院走访福州译国译民集团并开展实习实训基地挂牌 ![]() 外国语学院走访厦门亿学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外国语学院走访中语智汇(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考察调研 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强化“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积极探求外语与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的交叉融合新路径。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学院致力于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可能性,为毕业生迈向更加广阔、多元且优质的职业与学术发展前景提供持续助力。 图文来源:外国语学院 提供 编辑:李鑫涛 初审:刘 颖 复审:黄义强 终审:黎 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