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学院简介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其前身为2000年组建的宜春学院法商学院,由原宜春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经贸系与原宜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合并而成。2006年,顺应学科专业优化发展趋势,正式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院学科布局合理,现设有财务管理、数字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工商管理6个本科专业(2025年招生专业4个)。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专业入选教育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同时荣获省级四星专业称号;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成果显著。 师资队伍实力强劲,现有教职工93人,教授、副教授占37人,博士及在读博士33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超95%。汇聚了省百千万工程人选、省“双千计划”首批引进类项目人选、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硕士生导师等高层次人才。学院还设有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赣西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以及教授博士工作站和5个研究团队,为教学科研搭建了坚实平台。 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学院成绩斐然。荣获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拥有省级和校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各1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主持50余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指导学生斩获600余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承担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近100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 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与国际交流,配备会计审计、数字经济等6个实训室,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共建“实习+就业”基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北方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每年选派优秀学生赴境外交流学习,拓宽国际视野。 办学以来,学院始终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众多校友活跃于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分已成为行业中坚力量。学院历届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学校前列,连续多年荣获“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图1:宜春学院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图2: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综合实验中心 图3:该院学生上实验课 图4:该院学生参加2023年全国大学生审计精英挑战赛 图5:2023年该院学生获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一等奖 图6:该院学生获江西省大学生管理案例分析大赛一等奖
图7:该院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审计精英挑战赛一等奖 图8:该院教师将课堂搬进企业教学 二:联系方式 电话: 0795-3201512(综合办公室) 0795-3201513(教学与科研工作办公室) 0795-3201101(学生事务办公室) 微信公众号: 三: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系统掌握财务管理及管理、经济、金融、法律、会计等方面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能在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学校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金融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核心课程:基础会计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基础、中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软件应用、投资学、财务分析、税法、经济法、财政学等课程。 毕业生去向:近三年平均就业率在 84%以上。每年有不少学生考入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知名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还有不少学生考取相关县市税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发改委和财政局等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学生大多数进入银行、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企业等单位从事财务工作。 新高考选考科目:不提科目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建设,掌握经济学原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基础理论,具备宽厚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金融专业知识,认识和把握世界经济运行机制及发展规律,熟悉中国对外经济的有关政策法规和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及惯例,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和职业竞争能力,能在政府机构、进出口企业、跨国公司、国内外金融机构及其他相关组织从事外贸、管理及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核心课程:必修课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基础、国际贸易理论、数字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法等,搭建理论基础;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贸英语函电、报关实务、跨境电商实务等课程聚焦实操。选修课如国际商务礼仪、会展实务等拓展知识。课程体系注重理实结合,融入经济数字化转型理念,聚焦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 毕业生去向: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85%以上。约15%的毕业生进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知名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大部分学生选择从事进出口业务、跨境电商、国际货运代理等岗位工作。 新高考选考科目:不提科目要求
培养目标:数字经济主要研究数字经济的运行规律,测度数字经济的发展规模,促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发展,实现数字技术与传统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的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知识、系统的管理学基础、并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工具使用能力,毕业后可以从事有关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的相关经济分析、金融分析和行业管理工作,将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社群协作、互联网金融服务、用户价值分析等领域,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同时具备从事研究性工作的能力。 核心课程:微观/宏观经济学、数字经济学、python语言与数据分析、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大数据技术与经济分析、区块链技术与应用、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计量经济学、数据挖掘及应用、数字化转型与数据治理等。 专业成效:作为宜春学院交叉融合特色专业,我校数字经济专业融合了20多年的经济学专业办学基础,于2022年开始招生,是江西省最早开始该专业的7所高校之一。近两年数字经济专业10余个团队、20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 新高考选考科目:物理(一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学习素养、专业素养、学术素养、数字素养为目标。注重学生学科竞赛、数据思维、新媒体技能等训练,强化“数智驱动、产教协同、特色创新”。构建“基础理论+技术应用+产业实践”三维课程体系,培养具备专业知识、职业胜任力及社会责任感,能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数字人力、投资理财、数字营销、运营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核心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运筹学、生产运作管理、统计学、经济法、公司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Python 语言程序设计、企业管理案例分析、经济应用文写作、数字营销、创业之星综合模拟实训、Stata 软件应用、商业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等。 毕业生去向: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82%以上,每年有不少毕业生考取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湖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也有不少毕业生考取县市区税务局、财政局、基层公务员、西部计划等,其他学生大多进入银行、证券、企业等单位从事运营、财务、人力资源、营销等方面工作。 新高考选考科目:不提科目要求 图文来源:经济与管理学院 提供 编辑:李鑫涛 初审:刘 颖 复审:黄义强 终审:黎 明 |
暂无留言